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
作为中医院中药房的一名中药师,在窗口发药的时候,经常会被问道“这个药怎么煎”?“煎药时要加多少水”?“那个药要煎多长时间”等问题?而中药的煎煮是否得当,与疗效息息相关,以下就一些常见的中药煎煮疑问?给大家做个解答。
煎药器皿最好选用受热均匀,保温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的陶器(瓦罐、砂锅)、耐高温玻璃器皿或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不锈钢器皿,忌用铁、铝、铜等金属器皿。
因为在使用铁器或者铜器对中药进行煎煮时,药物中所含的鞣制、苷类物质可与铁及铜发生反应,生成鞣制盐类,使得药物的疗效降低,汤剂颜色变黑或变绿,甚至改变药性,服用后不但不能起到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02 中药需要洗吗?不用。我们现在使用的中药是去除杂质,经加工、炮制、干燥后成中药饮片,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如果觉得药材里面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冲洗一下,切忌浸洗,因为水洗可使中药中的水溶性有效成分流失而降低药效。
另外如青黛粉、葶苈子等粉末状或细小颗粒状药材,水洗可能使这些药物流失,同时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这些辅料易溶于水,若用水冲洗,则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炙甘草、胆南星、制大黄等。
03 中药煎煮前可以浸泡吗?可以。煎煮前用水浸泡一段时间,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的耗损、破坏过多。一般药物可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并适当搅拌。以果实、种子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可相应缩短,以免腐败变质。
04 中药煎煮时需要加多少水?中药的加水量受饮片的质地、剂量、搅拌次数、火候、煎药时间等影响。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一煎加水量高出药面 2~3 cm,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
05 中药煎煮时需要多长时间?不同的药物煎煮时间不相同:一般药物,一煎先用武火煎煮,煮沸 5 分钟 后改用文火煎煮20~30 分钟,滤出药液后药渣加开水煮第二煎,二煎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 15~20 分钟即可。
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如解表药、清热药、芳香化湿药、行气药等药物,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
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应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则再煎30~40分钟即可。注意: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后开始计算。
![微信截图_20241018162940](http://www.lzszyy.cn/file/upload/202410/18/163116821.jpg)
同一处方中,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的煎煮时间不同,处方中会注明以便配方时另包及煎煮时遵循,主要有以下几种: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另煎、煎汤代水。另包药物煎煮的方法以医师告知为准。
07 这个中药可以重复煎煮吗?可以。通常每剂中药一般煎煮2次,质地厚重药和滋补药剂可煎3次,中药煎煮完毕后应立即滤出,将药液合并均匀再分次服用。
08 煎糊了可以加水继续煎煮吗?不可以。对于煎干尚未煎糊的药物,重新加水适量,稍煮片刻,仍可服用。但中药汤煎糊后,一般不能再加水煮服。药物的炮制品与生品的性味功能不同,临床应用也不同,有时需用生品,有时需用炒制品,有时需用炒炭品。如果将药煎糊,就等于把药物都进行了炒制或炒炭,从而减低或改变了药物的性能主治,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疗效,反而会损害人体。如荆芥是解表药,煎糊以后变成了荆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故凡煎糊的药液,一般宜立即倒掉,洗净药锅,重新换新药加水煎煮。
09 煎好汤药后如何服用?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2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药品科 马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