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1.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8d5ecde7.jpg)
![3.jpg 3.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8f6a9830.jpg)
![4.jpg 4.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8ff9c0fc.jpg)
春分节气,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部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5.jpg 5.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10917fd.jpg)
![3.jpg 3.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279cac7.jpg)
![4.jpg 4.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303eec3.jpg)
立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6.jpg 6.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41b625c.jpg)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放风筝
春分期间是放风筝的好时候。《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就描绘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
![7.jpg 7.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5a826ea.jpg)
高飞的风筝在古时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每年春季,百姓们会将自制的风筝带到野外放飞,待到风筝越飞越高之际,将线割断,让风筝随风远去。据说,这样做可以让风筝带走所有的晦气。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8.jpg 8.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6fb9ae8.jpg)
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9.jpg 9.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7e8647b.jpg)
![3.jpg 3.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8b5c744.jpg)
![4.jpg 4.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9449413.jpg)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二气势均力敌,昼夜时间相同,气温寒暑各半的时期。
故中医认为,春分时节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养生重在平和,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1.
调适寒温,穿衣厚薄平衡
![10.jpg 10.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a4d2cce.jpg)
春分后气温日渐转暖,但昼夜温差较大,不时会有寒流侵袭,此时要根据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添减衣被,保持温度适中,穿衣注重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能感觉微微汗出为佳。
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及小孩,更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以免穿脱不当引起感冒。通过佩戴香囊,可以有效防治春季流行病。将芳香药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
2.
饮食清淡为主,忌大热、大寒
![11.jpg 11.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b43e95d.jpg)
春分饮食上也要“以平为期”,保持寒热均衡,科学地进行饮食保健。春分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助肾补肝,可多食滋肝益肾之品,如枸杞、核桃、大枣,以及时令的水果。
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因此饮食方面宜甘少酸,当多食甘平补脾之品,注意健脾祛湿,如瘦肉、蛋类、牛奶、蜂蜜、豆制品、鲫鱼等,以及时令的韭菜、豆芽、莴苣、黄花菜等蔬菜,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春阳主发,姜、葱、韭菜等辛甘助阳食物对于健康人群可以适当吃些,阴虚火旺的亚健康人群以及溃疡类疾病等患者则要少吃这些比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羊肉、虾、螃蟹等尽量少吃,不宜饮用过肥腻的汤品。
3.
适量运动,驱散寒邪
![12.jpg 12.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c8ca38f.jpg)
迎合春天之朝气,宜早起,并常到户外活动。每天应保证 6~8 小时睡眠,如果觉得困乏,不妨补个午觉,以除春困。
常常在清新空气中散步、打太极拳、放风筝等,有利于肝气疏泄,气血通畅,吐故纳新,强身健体,达到养肝养护之作用。尤其是老人、儿童,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应多晒太阳,祛散寒邪,增强免疫力。
室内宜开门窗,保持空气新鲜,及时清除阴暗死角的污垢,杀菌防病。等到了梅雨时节,不妨用艾叶燃熏室内,消毒除湿。
4.
调畅情志,疏肝为要
![13.jpg 13.jpg](http://www.whtcm.com/d/file/content/2020/06/5edef9d232769.jpg)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与胆相表里,在五行属木,主风,春气通于肝,从立春之日起,肝阳、肝火、肝风也随着春季阳气的升发而上升。
此时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使肝气顺畅条达。切忌大喜大悲大怒等剧烈情绪波动。
春分节气,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正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时与好友结伴郊游,亦可栽花种草、养鱼养鸟,培养多种兴趣,怡情养性,调畅情志。